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强省”之首:安徽为什么行?

来源: 安徽日报 发布时间: 2023-11-01 点击: 460

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 安徽发展到今天,科技创新驱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要,科技自立自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紧迫。

■ 把科技强省放在“七个强省”之首,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战略举措,是安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 建设自立自强的科技强省,安徽有资源、有优势,更有信心、有能力。

■ 科技强省,重在“五强”:科技体系强、科技力量强、科技企业强、科技供给强和科技生态强。

10月24日,安徽合肥。

第六届世界声博会现场,科大讯飞发布星火认知大模型V3.0,大模型代码能力迭代升级;业界首个大模型+具身智能的人形机器人同时亮相;与华为合作,基于昇腾生态的“飞星一号”大模型算力平台正式启动。

在大模型的时代浪潮上起舞。合肥点燃的这团“星火”,让世界看到安徽科技的硬实力。

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科大讯飞的背后,屹立着一个庞大的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中国声谷。

中国声谷体验中心。 王世保 摄

合肥西郊,以科大讯飞为龙头,一条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平台支撑到产业发展的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链初步成形。中国声谷目前已入驻企业超2000家,累计拥有各类专利3万多件,在人工智能领域各类国际大赛中获得60余项世界冠军。

安徽发展到今天,科技创新驱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要,科技自立自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紧迫。

合肥“逆袭”的启示

科技创新能成就一个市,也能成就一个省。抓住了创新,就是抓住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就是抓准了推进安徽现代化的“关键点”

建设“七个强省”,“科技强省”为何放在首位?

“科创之都”合肥的崛起,最能说明问题。

“科里科气”,一个合肥人的最新口头禅,说的是城市里无处不在的科创气息。然而,1952年被确定为省会的合肥,那时还名不见经传:5条路、5万人、5家企业、5平方公里是其全部“家当”。就在20年前,合肥GDP在全国排名也在80名开外。

从江淮小邑到“新一线城市”,合肥“逆袭”固然有多种原因,但科技创新绝对是少不了的重要一个。

对于这座城市来说,科创的种子,早在1969年就被成功注入。那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经周折,最后落户合肥。从此,开启了一座城和一所高校的“双向奔赴”。

中国科大的落户,带来的是中国科学院各大科研院所的接连布局。

1978年,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在合肥西郊董铺岛成立,如今已有7个研究所,拥有30多个装备优良的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以及10多个大型技术物理实验平台,先后建成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和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等两个重大科学装置。

航拍的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王世保 摄

1997年,中国科大教授郭光灿关于“量子避错编码”的文章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国际量子光学界为之震惊:中国居然在量子光学上有这样的成果,而且在不知名的合肥。

此后,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和“九章”,“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以及“热核聚变”“铁基超导”“嫦娥钢”等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在合肥问世。

肇始于中国科大,但并不止步于中国科大。

合肥的高光,源于对科技创新的孜孜追求。2004年,合肥被批准成为国家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2017年,合肥成为继上海之后第二个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城市。2022年,“科大硅谷”在合肥正式挂牌。按照发展愿景,这里将汇聚世界创新力量,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集聚地示范工程。

中安创谷科技园。王世保 摄

数据显示,近10年,合肥市财政科技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由4%增长到17.8%,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由2.78%增长到3.46%。

合肥以科创而兴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科创能成就一个市,也能成就一个省。

人类科技史反复证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勉励我们,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强调,安徽要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在“十四五”时期全国省区市排位中继续往前赶,关键靠创新。

正因为如此,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鲜明提出“七个强省”的奋斗目标,并将“建设自立自强的科技强省”放在首位。

省委书记韩俊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要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旗帜性抓手,坚决扛起在国家科技创新格局中勇担第一方阵的使命,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安徽力量。

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这个“旗帜性抓手”为何如此重要?

这是因为,科技创新,处于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放眼全球,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格局和治理秩序发生深刻变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等叠加的时代大背景下,科技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增强。

环视国内,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做好“动力引擎”、当好“开路先锋”,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筋健骨”、注入强大动力。

审视自身,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引领、科技赋能、人才支撑。

可以这样说,抓住了创新,就是抓住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就是抓准了推进安徽现代化的“关键点”。

底气与豪气

人才资源丰富,大科学装置集聚,一批镌刻着“安徽烙印”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喷薄而出”。安徽建设科技强省不仅有底气、有基础,更是有信心、有能力建设科技强省,安徽底气何在?

9月20日,在合肥市未来大科学城,合肥先进光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及配套工程宣布启动。

同步辐射光源被誉为“前沿科研的眼睛”。建成后,有望推动合肥等地成为世界级光子科学研究中心和产业研发高地。

此前,8月25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我国新一代粒子物理研究利器——超级陶粲装置关键技术攻关项目也宣布启动。

超级陶粲装置作为国际独特的强相互作用研究和电弱精确测量的专用平台,将成为国际高能物理中心之一,并可在未来20年至30年内保持该能区科学研究的世界领先地位。

大科学装置是“国之重器”。不到一个月时间,两个大科学装置相继“上马”,凸显安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创新大格局中抢占先机的雄心和力度。

安徽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发展战略布局,挂牌成立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组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全国第二个、中西部首个国家创新体系基础平台。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王世保 摄

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新建稳态强磁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投入运营和建设中的大科学装置总计12个,数量居全国前列。

人才资源丰富、大科学装置集聚,正是安徽建设科技强省的优势所在。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更是为科技强省建设增添了强劲动力。

安徽合肥和上海张江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化“两心同创”,协同搞科研合作、成果转化。

芜湖、宣城等市先后在上海建设“科创飞地”,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与上海闵行、江苏苏南、浙江宁波等示范区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联盟,形成“研发在沪苏浙、成果转化在安徽”模式。

建设科技强省,安徽不仅有底气、有基础,更是有信心、有能力。

合肥高新区的云飞路,本是条寂寂无闻的街道,近年来却因量子出了名,被称为“量子大道”。

在几百米的街道上,坐落着量子领域上下游关联企业20余家,涵盖了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有投资人直言:“做量子领域的投资之前,必须去逛逛。”

“墨子”升空,“九章”问世,“祖冲之”加速,中国最新量子计算机“悟空”也即将在合肥诞生……

近年来,安徽量子科技一路高歌猛进,奠定中国“量子优越性”的强劲实力,挺起大国重器的坚实脊梁。

从屡创纪录的“人造太阳”、国家稳态强磁场,到独创二氧化碳“变”葡萄糖和脂肪酸,一批镌刻着“安徽烙印”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喷薄而出”。

聚焦“从0到1”,科技创新正成为安徽的金字招牌。

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正将安徽产业地标从过去的煤铜钢等资源型“铜墙铁壁”,转变为今天的创新型“芯屏汽合”“集终生智”。

在“第一动力”的牵引下,过去五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万亿级台阶,实现了“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转变,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显示,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跃升至全国第7位,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破解“阿喀琉斯之踵”

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集聚优质科研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有多重要?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不久前,国产半导体氮化镓激光芯片在安徽格恩半导体有限公司实现量产,其关键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由于氮化镓激光技术壁垒较高,长期被国外少数企业垄断,我国企业需求全部依赖进口。

格恩半导体集中优势资源力量,凭借在化合物半导体,尤其是氮化镓材料领域丰富的研发和生产经验,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点,成为可以规模量产氮化镓激光芯片的企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风益称“这是很重要的一步”。如果我们不能实现自主可控,就会长期受制于人。

传统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CPU,量子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则是量子芯片。

去年1月,本源量子投入运营国内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一年多的时间里,陆续导入24台量子芯片生产相关的工艺设备,孵化出了3套自研的量子芯片专用设备,生产了至少1500个批次流片试制的产品,交付了多个批次的量子芯片以及量子放大器等产品。

资料图:合肥市高新区本源量子实验室里,四台“中国造”量子计算机。程兆 摄

在国产量子芯片生产硬件设备方面,本源量子勇于攻关核心技术,目前,团队已制造出国内首个对量子芯片进行无损检测的“火眼金睛”,对量子芯片进行修复的量子芯片激光“手术刀”,这些成果为中国量子芯片制造业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技自立自强,不仅能让我们面对技术封锁挺直腰杆,还能使一个产业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掌握发展的话语权。

本世纪初,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营业收入只有几千万元,科研人员也面临流失的危机。

“要发展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攻关核心技术,实现在玻璃新材料领域的科技自立自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党委书记、院长彭寿说。

彭寿院士带领团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把玻璃做“薄”,自主研发生产出世界最薄0.12毫米超薄玻璃、世界领先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把玻璃做“大”,自主研发生产出中国首片8.5代TFT-LCD浮法玻璃基板。面向经济主战场,把玻璃做“新”,成功量产世界单片最大面积碲化镉发电玻璃,研发生产出世界最高转换效率铜铟镓硒发电玻璃。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玻璃做“精”,在国内首次实现高品质中性硼硅玻璃管的稳定量产。

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的玻璃纤维生产线。程兆 摄

科技的自立自强带来了产业的突飞猛进。仅2022年,上述成果在蚌埠贡献的产值就在300多亿元。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让中国玻璃产业全方位领跑世界。中国为世界提供了90%的光伏玻璃生产技术、60%的浮法玻璃生产技术,生产了30%的汽车玻璃。

人们常用“阿喀琉斯之踵”来说明一个道理:再强大的人和事物,如果存在致命的弱点,也容易被击垮。

创新能力不强仍是我国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我国一些高端产业链对外依存度依然过高,部分关键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这些问题时刻警示我们,核心技术一旦被“卡脖子”,就会面临生存困境,更别说实现“弯道超车”。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集聚优质科研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闯关夺隘、攻城拔寨,啃下一个个“硬骨头”。

“第一方阵”的使命担当

着力实现“五强”,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同时,进一步在企业作用、人才活力、体制机制上发力,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科技强省,要“强”在哪里?

今年7月,人们注意到,二季度“赛马会”上悄然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作为四项指标之一,首次纳入考核项。这一调整,凸显安徽对科技创新这项工作的重视,让评价领域更加丰富,指标更加科学,导向更加鲜明。

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吴劲松认为,科技强省主要体现在“五强”。

一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实现科技体系强。

把科技改革作为重要牵引,构建现代化科技治理体系,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打造一批具有引领性的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县(市)等,构建“一核两翼多点”的全域创新体系。

这里的“一核两翼多点”,是指突出合肥核心地位,夯实芜湖蚌埠“两翼”,完善沿长江城市带、皖北、“大黄山”等特色区域创新中心多点支撑。

6月3日,由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通用飞机、特种飞机等,一字排开。方好 摄

二是建强高能级科创载体,实现科技力量强。

聚焦重大战略,重点打造合肥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大硅谷”、科技商学院、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中国(安徽)科交会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六大创新品牌”,提升安徽科技创新美誉度和影响力。

三是深推科产深度融合,实现科技企业强。

着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进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是全面推进有组织科研攻关,实现科技供给强。

围绕“336614”科技战略布局,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每年实施一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创新科研攻关范式,围绕国家所需、安徽所能、产业所困,强化跨部门、跨学科、跨区域协同攻关模式,着力破解一批“卡脖子”难题,产出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

五是统筹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实现科技生态强。

把培育科技生态作为关键一招,着力打造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四链协同”的优质服务环境,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创造性积极性,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到2027年,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科技创新实力更加雄厚、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到2035年,全面建成量子信息、聚变能源和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建成全国一流的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科技创新引领安徽高质量发展,成为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柱。

时代在召唤,使命在肩上。

在国家科技创新格局中勇担“第一方阵”使命,必须深刻理解自立自强的核心要义,把创新驱动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同时,进一步在企业作用、人才活力、体制机制上发力,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第六届世界声博会暨2023全球1024开发者节上的羚羊工业互联网展区。程兆 摄

强化主体地位,企业“领航”担主力——

坚持以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平台思维、生态理念组织推进科技创新,凡是市场能自主调节的就让市场来调节,凡是企业能干的就让企业牵头干。

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牵头组建的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超过1700家,占全部平台比例接近80%。全省科技攻关领域的财政奖补资金,超过70%都投向、奖给了科技企业。全省梯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超2.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1.5万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6000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97家、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企业24家。

集聚“第一资源”,人才“助航”激活力——

科技人才的培养涉及科技、教育、人社、财政等多部门,关系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主体,必须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强部门、地方统筹协调,推动科技人才培养政策落实、落细、落准,真正见到成效。

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赋予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放手让他们潜心科研、安心创造。目前,安徽正在推动关键改革向纵深发力,以吸引天下英才,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

深化体制改革,制度“护航”增动力——

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好比车之两轮,“双轮驱动”才能行稳致远。制度创新就是要改变与科技创新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

从实施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的“中关村政策”,到试点建设“创新型省份”,再到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安徽勇做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不断以制度创新激发第一动力。

九万里风鹏正举。

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前路上,必定会横亘着一条条沟壑,耸立着一座座高峰,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砥砺奋进,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把安徽建设成为让世人惊艳的科技强省。